在世界范围内,不管是水族馆设计还是海洋馆设计、极地海洋馆设计,在设计之初都会考虑科普教育和展示区,世界各地的展示模式各不相同。
我们可以看到,敞开式的触摸池或则说互动式的触摸池是海洋馆、水族馆的标配。这样配置的原因很简单,不管是多大的水族馆,只用眼睛看是不够的,互动才能弥补人类和地球精灵们之间的距离,感受他们的真实存在,获得保护他们的震撼理由。这么多年从事水族馆设计和海洋馆建设,我心里慢慢沉淀两个字-“存在”!是的,“存在”。人的存在,鱼的存在,其他生命体的存在。为了更好的保护它们的存在,我们必须在水族馆建造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修建更好的水族馆场所,让它们的“存在”更精彩,让人们更容易也更直接的体验到它们的存在,它们和我们在一个地球上,本来就是一体,珍惜它们的存在就是珍惜我们自己。作为更容易接触到它们的水族馆设计建造从业者,我们更应努力让这么美好的生灵永远存在下去!
水族馆很早就实行生态展示并不是基于美国的动物园所提倡的崇高理念与理论。它的理由是:要在水族馆中 饲养生物,就必须在创造“水中”这个条件与环境上下许多功夫; 实际上,水族馆的生物比动物园的生物要朴 素得多,为了让它们看上去更有魅力,也必须在展示方法上更下工夫。
比如说,旧大分海洋生物宫水族馆(现在的“海蛋”)在1964年开发的回游式面包圈型展缸。洄游鱼类在 宽广的大海里朝着海流的方向,无止境地游动。而面包圈型展缸通过在无止境的展缸中掀起水流而再现了这一环 境。多亏了这个展缸,我们可以看到洄游鱼类那聚集成群,向同一个方向游动的原貌。